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抓住矛盾反驳顺理成章立论因材施教无关性别创(2)

来源:中学数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舆论压力下,出版社已下架该系列教辅书。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因性施教”的一边是因材施教,一边是性别歧视,两个维度都需要细细考量。对出版

在舆论压力下,出版社已下架该系列教辅书。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因性施教”的一边是因材施教,一边是性别歧视,两个维度都需要细细考量。对出版社来说,标新立异、高喊“女孩数学不错就买男生版”的做法值得三思。

原文展示

尊敬的廖老师:

①您好。在纷繁多样的教辅书中,您主编的《男生女生学数学》令我眼前一亮,可是您“因材”而设的男女生分版让我十分纠结,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放弃使用。遗憾之余,我有句心里话想对您说,希望您不要介意:因材施教无关性别,创新探索应尊重教育伦理。(引述材料核心内容,语言啰唆;“我”之角色不明,与书信体讲求创设真实语境、激发情感共鸣的理念相悖。)

②廖老师,我知道教育本身是个探索的过程,对同一个题目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会收获不同的理解效果。当前教辅市场上产品种类虽多,但基于性别分类的书籍还没有出现,您瞄准了这个机会,想借此进行一些探索。您的初衷令人敬佩,可结果让人失望。

③教育上的任何创新探索必须遵循其基本的伦理。廖老师,您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实施“精准教育”。姑且不论这其中的科学性,单说面对这样“高大上”的宣传,又有几位家长能够抗拒?其实,在无法抗拒的背后弥漫的是家长对于孩子学数学的焦虑,而您基于性别策划的这套教辅书无疑进一步刺激了家长的焦虑情绪,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学科学习的性别公平的质疑。(②③两段没有顺应第①段的话题去论述,转换突兀。故这两段虽照应中心论点,但立论缺乏批驳基础,说服力不足;这两段语言过于注重说理,单刀直入,忽视了书信体设境、共情的要求。)

④“在高端的数学学习这一块,男生优势明显。” 这是你们营销策划这套教辅书的理论依据,而这一思想分明带有性别歧视的色彩。廖老师,对此,我感到愤怒。

⑤消除偏见,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或许,您和该套教辅书的其他编者主观上并没有刻意歧视女性的想法,但在客观上,你们却造成了打击女性的结果。廖老师,几十年前人类就在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几十年后仍然出现男女数学同考不同题的现象,这是否有些荒唐?数学本身就难,我不敢想象当一些数学不好的女生看到“男生做难题更有优势”这句话时,她们仅有的一点儿信心又该如何安放!(揭示事件弊端,有一定独特性,但作为立论的支撑部分放的位置过于靠后,破坏了破立之间的逻辑关系,影响了论证的效力。)

⑥廖老师,站在出版社的角度,教辅书分男女版可能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根据性别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尝试。然而,突出学科的性别差异而出版不同版本的教辅书,只是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断章取义,以此为由的所谓精准教育说到底是出版社的营销噱头。一家企业的营销不“短视”,发展才能不“短路”。制造噱头、贩卖焦虑的营销注定会失败。(探究问题根源,对上一部分进行深化。但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解模糊,泛泛而谈,致使行文驳而不破,缺乏深刻性和感染力。)

⑦“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教育是神圣的,是一项播撒知识火种、传播精神文明的事业。让我们尽己之力、尊重教育伦理,还教育一方净土。(引用名言流于形式,与正文破立缺乏关照,不能有效连接全篇;中间一句对于教育的定位与后一句呼吁脱节。)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

原文分析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是“因材施教无关性别,创新探索应尊重教育伦理”,审题立意到位,且书信体写作意识明显,论证游走于破与立之间,形式优美,语言灵活,如此行文思路可保留。但失误也较明显,主要有四大硬伤:

①文体模糊,空喊口号,缺少共情。作为书信体,文中虽有“交流者”的存在,但“我”之角色认识不明、出场契机没有恰当掌控,影响了情境的创设和共情的建构。

②靶心不明,驳而不破欠深刻。正文虽有反驳,但驳斥点不明朗,或不知从何处反驳,驳而不破,说理浅显。

③驳而无序,立论无当显混乱。论证过程层次模糊,立论过于突兀,说服力不足。

④破立分离,前后脱节少照应。对于破与立的关系及内容,前后缺乏照应,逻辑混乱,论证力不足。

升格建议

针对以上不足,建议从以下三方面修改:

1.凸显角色意识,激活真实情境。

文章来源:《中学数学》 网址: http://www.zxsxzz.cn/qikandaodu/2021/0223/736.html



上一篇:说学数学让课堂散发浓浓儿童味
下一篇:高校与中学体育的合作策略

中学数学投稿 | 中学数学编辑部| 中学数学版面费 | 中学数学论文发表 | 中学数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学数学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